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沙颍河流域地表水和入河口断面水环境生态补偿及奖励资金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07:47:30   浏览:99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沙颍河流域地表水和入河口断面水环境生态补偿及奖励资金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沙颍河流域地表水和入河口断面水环境生态补偿及奖励资金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周政办[ 2009 ] 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泛区农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周口市沙颍河流域地表水和入河口断面水环境生态补偿及奖励资金实施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

周口市沙颍河流域地表水和入河口断面水环境

生态补偿及奖励资金实施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切实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沙颍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文〔2008〕36号)、《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沙颍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豫财办建〔2009〕20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我市沙颍河流域地表水和入河口断面水环境生态补偿和奖励。其他流域参照本暂行办法执行。

第三条 根据省政府和我市签订的环保责任目标,补偿考核的因子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第四条 对各县(市、区)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出现超过本附件1、附件2的目标值时,根据超标程度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的补偿金:

1、目标值的化学需氧量浓度小于或等于40毫克/升、氨氮浓度小于或等于2.0毫克/升时,0.1<超标倍数≤0.5的,补偿金按照5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0.5<超标倍数≤1.0的,补偿金按照1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1.0<超标倍数≤1.5的,补偿金按照2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1.5<超标倍数≤2.0的,补偿金按照3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超标2倍以上的,补偿金按照5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

2、目标值的化学需氧量浓度大于40毫克/升、氨氮浓度大于2.0毫克/升时,0.1<超标倍数≤0.5的,补偿金按照1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0.5<超标倍数≤1.0的,补偿金按照25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1.0<超标倍数≤1.5的,补偿金按5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1.5<超标倍数≤2.0的,补偿金按10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超标2倍以上的,补偿金按照200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

第五条 对各县(市、区)入河口断面水质出现超过本附件1、附件2的目标值时,补偿金按照15万元×(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

第六条 生态补偿金和奖励资金计算的依据为《周口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监测通报》中的监测数据。

第七条 沙颍河流域地表水责任断面和入河口断面(见附件1)实行周考核、周通报制度,每周监测一次,视超标倍数核定补偿金额。其他流域地表水责任断面和入河口断面(见附件2)每月监测一次,视超标倍数核定补偿金额。

第八条 市环保局负责核定各断面超标倍数补偿和奖励资金数额。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将补偿情况每季度在新闻媒体上通报一次,扣缴采取待市财政年终结算时通过扣收该县(市、区)财力办法办理,扣缴的财力作为生态补偿金。

第九条 对于水环境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的县(市、区),按以下办法进行奖励。

1、出境河流水质为Ⅰ—Ⅲ类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达标率均大于90%时,市政府每年对该河流的县(市、区)奖励50万元。

2、出境河流水质为Ⅳ、Ⅴ类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达标率均大于90%时,达标率比上年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市政府每年对该河流的县(市、区)奖励10万元,连续两年以上均为100%时,每年对该河流的县市区奖励30万元。

3、出境河流水质为劣Ⅴ类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达标率均大于90%时,达标率比上年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市政府每年对该河流的县(市、区)奖励10万元,连续两年以上均为100%时,每年对该河流的县(市、区)奖励20万元。

第十条 生态补偿和奖励资金从市财政扣缴的有关县(市、区)生态补偿金中列支。年终,市财政局依据市环保局核定的各河流断面每年度生态补偿和奖励资金的数额对有关县(市、区)进行补偿和奖励。生态补偿金主要用于流域内生态补偿及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和上缴省政府扣缴我市的生态补偿金等。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粮食进口管理办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粮食进口管理办法

(1989年3月23日经贸部以(89)外经贸进出进字第235号文印发。)

一、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进口商品,根据当前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精神,以及国务院最近对进口粮食的指示,为把粮食进口工作搞好,特制定本办法。
二、进口粮食品种包括:食用、饲料用及工业用小麦、大麦、玉米、大豆、大米、面粉、绿豆。
三、针对粮食国际市场特点,并为确保完成国家粮食进口任务,进口粮食实行集中统一经营,即各种外汇项下的粮食进口均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粮油总公司)统一经营并负责对外签订进口合同。其中中央计划内进口由粮油总公司按照国家计委下达的进口计划统一成交;地方自有外汇进口部分,由省、市、自治区根据国家计委的年度进口计划将外汇额度划拨至粮油总公司,并出具人民币保函,由粮油总公司代理进口。粮油总公司负责国际运输、对外开证及其它涉外商务方面的事宜;商业部负责国内接卸、储运、调拨分配及其它内贸方面的事宜。
四、对特殊规格、特定用途进料加工、特需供应所需进口的小额、零星面粉、大米、玉米等(小麦、大麦除外),可由地方经贸厅(委、局)呈报经贸部批准后,指定本地区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自行进口。经批准自行进口的各地外贸公司,凡进口量超过一千吨的,在价格上应征求粮油总公司的意见,接受协调,粮油总公司应在一周内给予回复。
五、粮油总公司进口粮食免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合同验放。地方指定公司自行进口粮食凭经贸部批件向经贸部或特派员办事处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验收。
六、特区进口粮食由经贸部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掌握审批。
七、粮油总公司代理地方和部门进口粮食应负的责任与义务:
(一)保证服务质量,不断改进经营作风,按照订货单位对品质、规格、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及时对外询购,力争早订货、早到货。
(二)在订货期间如因国际市场货源不足、价格过高或其它原因而不能及时订货时,应及时与订货单位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三)负责向订货单位介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变动等方面的情况。
八、本办法自文到之日起执行。凡以前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者,以本办法为准。


法人消灭与法人特种情况下
诉讼主体资格之初探

倪 学 伟


一、法人消灭的法定程序
法人消灭是指法人丧失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失去民事主体资格的法律事实。法人消灭须经两个法定程序,即法人消灭事由的出现和法人的清算与注销。
(一)法人消灭事由的出现
法人消灭事由的出现,是法人消灭的第一个法定程序;没有该事由出现,法人不会消灭。但并非消灭事由一出现,法人就立即消灭。这与自然人死亡不同,自然人一旦心跳呼吸不可逆转地停止,即断定为死亡;而法人乃人合组织体或财合组织体,其消灭事由出现后,尚需办理一定手续才能消灭,正如需办理一定手续法人才得以成立。《民法通则》第40条规定:“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此处“终止”即为“消灭”,用反对解释方法应解释为:“不经清算,法人不得消灭”;第46条规定“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反对解释为“未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的,企业法人不得消灭”。因此,法人消灭事由出现,并不使其立即消灭,但消灭事由出现后,其民事行为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即受较大限制,即“法人终止,应当……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不得从事新的民事活动和其他活动,仅能进入法人消灭的下一程序——清算与注销。亦即已显消灭事由之法人,仅在清算目的范围内方被认为是同一法人,具有法人资格;在清算目的范围外,该法人因不具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而视同已经消灭。
根据《民法通则》第45条规定,法人消灭事由有四:法人依法被撤销(包括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法人自行解散;依法宣告破产及其他事由。
(二)法人的清算与注销
《民法通则》第47条“企业法人解散,应当成立清算组织,进行清算”和第46条“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的规定,乃强制性规范,是法人最终消灭之必经程序,未经此程序,法人不得消灭。
法人的清算主要指:1、了结法人消灭事由出现前已进行而未完成的事务;2、通过诉讼等方式收取到期债权,对未到期债权以转让或换价方式收取;3、通过诉讼等方式清偿所负到期债务,对未到期债务应抛弃期限利益提前清偿;4、偿债后有余产的,应移交给有权获此余产的人。法人清算完毕,应由清算人或清算组织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经注销登记并公告后,法人即消灭。
二、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注销前的诉讼主体资格
根据民诉法理,当事人分实际诉讼当事人和适格当事人两类。实际诉讼当事人是以本人名义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裁判解决纠纷的原告和被诉并接受裁判的被告,即诉状上所列的起诉人、被诉人双方以及法院裁判文书所列的其他当事人,如追加的或更换的当事人。实际诉讼当事人非必然为适格当事人;但从审判实践看,即使不适格的实际诉讼当事人也归属当事人范畴,注定要承受法院裁判结果,如承受因当事人不适格而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结果。毫无疑问,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无论是否经过清算和注销,都可成为实际诉讼当事人。
适格当事人是指正当当事人,即对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有管理权或处分权的当事人。适格当事人未参加诉讼,即不具实际诉讼当事人身份。适格当事人应当在程序法上适格和在实体法上适格。
在程序法上适格是指当事人具有诉讼权利能力,诉讼真正以其名义进行。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享受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的能力,以及能够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法律资格。公民的诉讼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始于成立、终于消灭。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未经清算和注销,不得消灭,因而该法人仍具诉讼权利能力,可为程序法上适格的当事人。但目前普遍做法似相反,其逻辑推理似乎是:法人被吊销执照后即行终止、消灭,不再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具有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法律资格,不能到法院起诉、应诉。果如此,哪一家经营不善的企业不愿被吊销执照、关门大吉!笔者主张,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注销前,是程序法上的适格当事人,且是与讼争民事法律关系有直接利害关系之当事人,可以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被吊销营业执照,必将导致该法人消灭的后果,但在消灭前还须完成清算、注销工作。在清算目的范围内,该法人所为的一切清算行为(法人消灭事由出现后的诉讼行为,无论作为原告抑或被告,显然都属清算目的范围内之行为),是该法人的正当行为,且是必须的、义务性的行为。亦即收回债权、偿还债务以及到法院起诉、应诉,实乃清算阶段的主要工作,该法人有责任必须完成。若从法律上否认其程序法上适格当事人资格,无权起诉、应诉,从而丧失通过国家审判权对收回债权的保护,则很难完成清算阶段的这些工作。
在学术和实务上都未见分歧的是:法人一旦清算和注销,即归于消灭,同时丧失诉讼权利能力,不能成为程序法上适格的当事人。当事人在程序法上不适格,将致使诉讼不能成立。
当事人在实体法上适格,是指当事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放弃民事权利或否定、承认民事义务。实体法上适格的当事人有三种情况:1、与讼争民事关系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2、以他人之间的民事关系为诉讼标的,诉讼将直接影响其民事权益的相关当事人;3、非民事权利主体当事人。当事人在实体法上适格,是解决民事实体权益纠纷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的唯一途径。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注销前是实体法上适格当事人,理由是:法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独立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在消灭以前应以其所有的财产对外承担有限责任;既然以自己的财产承担了责任,则应属实体法上的适格当事人。
当然,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注销前,法人往往已不能正常运行,譬如失去了正常的组织机构、工作秩序和完成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员工和经费,在法律上赋予该法人以实体法适格当事人资格是适当的,但在客观上要使其真正地、切实地行使适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往往十分不现实,可能会使诉讼久拖不决,甚至于无法进行正常诉讼。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我国法律允许非民事权利主体成为适格当事人,因为毕竟诉讼之目的是为了有效、低成本解决实体民事权益纠纷,而非为诉讼而诉讼。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0条规定:“对于涉及终止的企业法人债权、债务的民事诉讼,清算组织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1条规定:“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被撤销,有清算组织的,以该清算组织为当事人;没有清算组织的,以作出撤销决定的机构为当事人。”(上述二条规定皆未排除该法人的诉讼主体资格,而审判实践却普遍性地将该法人的诉讼主体资格取消了!)这些规定表明,为了弥补被吊销执照后、清算注销前的法人作为实体法上适格当事人在诉讼行为能力方面的客观不足,法律明文允许非权利主体如清算组织或清算人可成为实体法意义的适格当事人,以自己名义行使或与该法人共同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非权利主体作为实体法适格当事人,须有严格限制,即应仅限于法律明文规定,否则法律关于适格当事人的规定将失去意义,诉讼将可能在与纠纷没有丝毫关联的非权利主体间进行,这对纠纷的解决毫无作用,其结果只是徒增诉讼费用,浪费有限的审判资源。
三、并非结论的结论
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并经清算和注销后,即归于消灭。已消灭的法人既非程序法上、亦非实体法上的适格当事人。但是,已消灭的法人可以是实际诉讼当事人,可以起诉、应诉;法院一经查实该法人已消灭,即应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使其承担不适格当事人的诉讼后果。
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注销前,是程序法和实体法上的适格当事人,有权起诉、应诉而成为实际诉讼当事人,并应受法院裁判的拘束。但是,因该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已存瑕疵,不能切实行使实体法上乃至程序法上适格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而有必要由法律强制规定由某一组织与其共行权利义务。实践中,可将该法人和法律规定的组织如清算组织、主管部门等列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以使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得以协调。


联系地址:北海海事法院海商庭 倪学伟
邮政编码:536000 E-mail:nxw8859@163.com
联系电话:(0779)3203755—8859(O)